年级小组合作总结(必备13篇)

天天正能量网 工作总结 2024-05-26 22:03:02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1篇

小学生小组月总结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学期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小作家”的荣誉称号。

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决不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学期还要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生小组月总结范文二: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

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

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请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本学期没有迟到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而通过学习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

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2篇

近几年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本期,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工作: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进行小组学习法的首要前提是分组,我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等生、后进生,中等生、后进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活跃学生带动沉静学生的学习环境。并民主推选每组的组长,落实组长职责。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在分组时,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如我们五年级45人,我按上述的标准各分成9个小组。5个人为一组。组长由学生自己推选。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最好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次活动我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_组长_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_记录员_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

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三、 照顾全体学生,重视人人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困。活动中,我鼓励所有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同学交流感情。在这其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点拨,并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和上课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如角色朗读、表演、辩论、演讲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注重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小组学习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给学生以独立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个体的思维往往带有独特性,学生自身的感受由于其个体阅历、体验的差异带有主观倾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我通常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另外,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能为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五、提供充分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合作活动是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课堂45分钟内,我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

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组成员间的比赛等,但大体以讨论探究为主。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六、加强感情交流,做好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报告员不能只有好学生充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可以经常换,具体由各小组定);也可以针对某一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补充。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七、运用激励机制,进行正确评价。

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产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我认为小组学习中的评价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比哪一组学得更好,哪一问题探究得比较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等。教师适当点评,并关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要关注那些落后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励。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一、合理组建小组,明确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过程中,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来体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但是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地、合理地分组,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内有所发挥。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从而为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如: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来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即:每组4~6人,其成员的个性特征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同,这样每个小组的性质就会一样,同时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座位上前后相挨着,便于交流,同时也便于学生随时开展合作学习。之后,笔者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以及操作说明,如: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担任适合自己的角色,即: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在此,需要教师强化学生角色的轮流担任,确保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机会、地位的平等性。

此外,对于小组组建,笔者结合学生的整体特征,每两星期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一次调换,如:学生整体有进步后对其任务角色进行调换,借以来确保小组成员内的稳定,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在明确学习任务时,笔者认为只要让学生明确大的合作方向即可,至于实施步骤、方法等,应给予空间,让小组自由完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质,展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设置行之有效的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手段、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提出的合作内容是整个教学模式开展的核心内容。即:合作内容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总任务,有着目标性、指引性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设计合作内容时,要考虑其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仅仅局限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还应融合一些锻炼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启发学生内在潜力、开发学生思维等的内容,通过合作内容的设置来最大限度地来凸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内容,如:挑战性的合作内容:“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大呢?”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合作内容:完全平方公式教学内容中,笔者设置了总结完全平方公式规律特点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即:首先出示三道计算题:(a+b)2,(3+x)2,(2a+x)2,让学生求出答案。一题多解,开放性的合作内容:在学习“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时,笔者结合此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的多种可能性来设置探究内容,让小组合作讨论一个立方体的表面开展会出现多少种结果?并让他们比比看,看哪个小组总结得又多又准确,最后整理得出了11种结果。这样以多样化的合作内容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同时多元化的合作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深化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展示小组合作结果,科学评价

学生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给予小组充分展示自我探究结果的机会,并及时地做出总结和评价,进而让学生对自我合作学习有清楚的认知,明白小组在合作过程中的优缺点,调动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自信心。要知道,结果是学生合作学习、努力探究的劳动成果,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教师都应对其进行分析、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尤其对于一些求异思维或者持不同见解学生的观点、思维,要提出表扬,鼓励学生的创新,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展示结果、教师引导总结之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即是评价。评价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分析,其作用在于激励学生日后更好地去学习,是合作学习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有效的评价则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而失效的评价则会让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笔者在教学中,就评价环节,主要采取的是小组成员与小组集体相融合的方式,同时评价人由单一的教师拓展到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全方位的对合作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力争确保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等,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进步,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合作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步骤较多,涉及因素范畴较广,上述三点是合作学习开展最为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否。因此,作为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确保他们的集体参与性、乐于合作性等,将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增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全面体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4篇

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尽量考虑小组成员的多样性,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人,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总结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纪律、汇报工作;科代表负责过程评价工作。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科代表为3号,三个组员依次4号为合作结果评价员、5号为记录员、6号为记分员。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分工明确,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

二、有序合作,共同进步

每组分三个层次,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互助,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进步。

三、多元评价,提高效能

1.建立健全“五级”学习评价机制

由于小组人数为偶数,可以建立同伴学习的评价机制。对每位成员的学习有同伴评价、组内科代表评价、小组长评价,还有班级学科代表评价,再加上学科教师评价,实现“五级”学习评价,监督和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2.研究多样化评价方法,激活学生学习内因,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要

要采用即时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做到课堂学习的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创新精神与热情。

3.学习成绩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维护差生尊严,发扬合作学习精神,促使每位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

小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小组合作结果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使“学困生”有用武之地。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5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合作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实施,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显得重要,而能否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体智慧和创新意识就成为关键,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变得重要。在各小组之间的开展学习竞争,可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从而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合作教学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努力构建每个学习小组的自信心,除了正确引导小组骨干成员发挥作用,还应该细致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班级中每个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的实情,进行分组

1.为了保证分组后每个小组的结构均衡,多数情况下不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2.细致分析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历史课程掌握的程度,使各学习小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3.为了提高每一小组学习效率,防止不必要的“内耗”,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也要合理搭配;4.根据班级人数科学合理地划分,一般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学习小组的成员不能太少,否则不利于交流;也不能太多,造成不利于控制的局面。

(二)合作方式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由于学生对合作学习具体方法的陌生及合作意识的淡薄,因此这一阶段合作学习“以师生合作为主,生生合作为辅”。组织学生逐步尝试多种合作学习方式,以师生的共同活动来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共同分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作为主要目标,训练学生学会基本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习惯。

二、合作学习通过第一阶段的铺垫,围绕历史教学课标,结合历史课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让学生熟悉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相关过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突出体现合作学习的原则,强调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小组探究成果展示,来理清教材的基本线索;共同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或相关课题。

(二)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结合地方历史教师从教材中挑选1~2课适合进行“团体探究”的课题,让学生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收集、分析、整理资料,提炼观点,撰写探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

(三)结合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自行组织合作小组,自主选题,协作探究,撰写报告,并于一定阶段后汇报交流。

三、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切实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效果,打造真正的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一)每学期精选若干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课题,在教师讲明总体教学目标后,基本上由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各种教学要求。主要有:归纳重点并说明理由;提出难点,并说出自己的初步见解;对史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对历史规律性和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撰写探究报告并汇报交流。

(二)进一步引导合作小组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并强调选题的开放性、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尽可能加大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一般可以采用的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合作学习精心设计,科学布置合作学习任务:1.课前安排各小组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做好合作预习,熟悉合作学习的内容;2.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积极准备相关素材,挑选学生较感兴趣的、了解较多的、与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的、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兴趣的、适合团体探究的课题,让合作小组着手准备,上课过程中由各小组轮流展示历史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究的课题,让合作小组着手准备,上课过程中由各小组轮流上台汇报成果。

第二,积极引导,使合作学习的课堂有序、有效。

第三,合作学习的过程要合理安排,环节清晰,可以将小组合作活动的操作流程设计为: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展示结果。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6篇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小组 合作探究 评价机制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引导者,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深知新形势下,新课改的重大意义。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我的英语写作课,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我在英语写作课上改变了以往我讲授多,学生练习少的做法,尝试应用合作式学习小组活动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然后,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班上学生现状形成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再加以实践和总结,并以此指导自己后的英语写作课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写作过程

以往,很多教师教学中大都重视结果,却忽视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注重学习过程。

2.注重合理的分组

根据班上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情况,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分成6人一组的八个合作式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也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写作中,学生根据分工,进行写作练习,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有序的合作规则

每个小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每小组需有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职位。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为使组内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汇报员职位应该是机动的,其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要求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指导小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在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中,我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就要明确的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作文体裁;2、确定适当的时态和人称;3、勾勒文章框架;4、填写细节;5、连句成篇。在完成了指导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5.注重有效的评价方法

在完成了写作任务后,进行有效的评价很重要。为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在我的英语写作教学中采取了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多重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懂得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成效。

在进行了反复的尝试和总结,我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操作细节,细化小组学习活动步骤与评价内容。让学生们针对每一步的具体要求进行有效地写作准备,充分暴露与解决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本人则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感到英语写作不是难事,体现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以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生完成了体裁确认,时态人称明确后,要求学生按照写作的方法进行总体的设计,勾画文章框架,分析和讨论这一体裁的写作特点和构思方法,列出开篇句,分段总领句以及文章总结句等。之后,讨论填写细节内容,相互补充,最终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小组成果。将写作实践放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在过程中进行实践,促进了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7篇

一、分析学生差异,成立合作小组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综合考虑,遵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个同质学习小组,为课堂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一个身份,有一项特定的工作。小组长负责学习小组的具体工作,课前检查本组成员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组织开展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课后指导本组成员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小组成员有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的监督员,有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间的联系和协调的联络员,有负责记录的记录员,还有负责总结发言的发言人等。在不同的活动中,角色可进行互换,但要做到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做,从而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渗透分层施教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优等生和中等生的作用,“好带中,中帮差”,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提高,后进生得到转化,从而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要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任务确定、学生分析、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程指导与调控,才能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力求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一种既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因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如下:明确目标,指导自学;组内合作,组间竞赛;学生点评,归纳总结;教师点评,总结提高。以下我以华东师范大学版七年级《数学》(下)《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三课时“3.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教学为例,来阐述以上的几个教学环节。

1.明确目标,指导自学

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研读教材,摸清学生在预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编拟出预习提纲,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新课的内容,主动感知教材,适当演算课本上的习题,教给学生预习数学的方法。例如,本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均等,学会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来判别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课前预习时,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求通过预习了解游戏1、2、3的规则,和同伴进行比赛,会根据比赛结果,判别3个游戏是否公平?这样设计简单、梯度小的问题,使学生“吃得了”,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基础好的优等生,采取按以下预习提纲来指导自学:(1)按游戏1的规则和你的同伴进行比赛,对结果进行分析,想一想有没有制胜的策略?(2)按游戏2制作筹码,和同伴玩几回,分析谁赢的机会大呢?你觉得这个游戏是否公平?说说你的想法。(3)按游戏3制作3个筹码,亲自实验,填写课本第118页的表格。(4)把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有创意的想法写在纸上,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或作为小组合作交流的材料。这样通过借助预习提纲,让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鼓励超前自学,成为老师上课的“超越者”。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效果参差不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检查课前预习是否到位,并利用部分时间立足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以个别辅导形式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进行适当点拨,再次指导自学教材,并编拟出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用。例如游戏1:

① 这是一个偏向第 个报数人的游戏,你发现了吗?

②“抢30”游戏如果改成“抢31”,那么采取适当的策略,其结果是( )。

A.先报数者胜

B.后报数者胜

C.两者都可能胜

D.很难判断

③ 如果把“抢30”游戏改成“抢50”游戏,那么它是偏向于谁的游戏呢?说说你的理由。

① 是基础性练习各层次学生必做,② ③是提高性练习优等生必做,鼓励中等生选做,力争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引导他们逐层递进,达到高要求。课前预习和课堂练习必须与三个层次的学生相适应,既要保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到优等生和后进生,使合作学习前学生个体的学习更有效,为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打下成功的基础。

2.组内合作,组间竞赛

在小组内,通过开展“好带中,中帮差”的组内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对于游戏1、2,教师按课前成立的若干同质学习小组开展活动,各小组由优等生扮演“小老师”负责组织活动,先在组内请两位同学进行“抢30”比赛,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游戏2,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甲、乙,一位负责记录,学生通过和同伴玩几回,发现这个游戏是公平的。然后由“小老师”引导同组成员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个筹码,一个两面都画上×的筹码每次必出现一个×,另一个一面画上×另一面画上的筹码每次要么出现一个×,要么出现一个,两个筹码每次可能结果是“××”或“×”,两种的机会均等,所以是公平的游戏。这样“小老师”在帮助学生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组员之间既有追求知识的思维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对于游戏3,是否公平比较难判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估计甲、乙双方各自的成功率。各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指导下,在组内和你的同伴玩16次游戏,前8次由你抛掷,后8次由你的同伴抛掷,将你们的游戏结果记录下来。各小组长和班长组织同学将全组和全班同学的游戏结果汇总在一起,你们会发现谁的成功率高?谁赢的机会大?

在小组间,我利用初中生好胜心、集体荣誉感、个人荣誉感比较强,喜欢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得到老师肯定的年龄特点,结合数学科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开展学习竞赛,更好地促进有效的合作学习。在第一环节学生个体有效学习和组内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掌声请出1、2组和3、4组代表到讲台前进行“抢30”比赛,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组竞赛的结果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偏向第__个报数人的游戏,你是怎样发现的?有何获胜策略?依次请出各组代表扮演“小老师”到讲台讲课,他们在分析获胜策略的时候是这样想的:要抢到30,先要抢到27;要抢到24,先要抢到21;要抢到18,先要……这时引导学生从各组“小老师”的讲课、板书得50分,接受学生提问得10分,总分合计60分来给“小老师”打分。我及时表扬参与讲课的“小老师”,使他们尝到参与的甜头,产生成功感,“小老师”会为自己为本组赢得分数而自豪,而受荣誉感的驱使,他会更积极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而对未受到表扬的大部分学生,由于是比赛,他们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你想赢了,我偏不让你赢。因此在“小老师”讲课、板书时他们都非常注意,希望找出“小老师”的不足,在“小老师”接受提问阶段,他们主动查找教材和各种参考资料,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千方百计争取难倒“小老师”,为本组争光。这样各组学生受好胜心、集体、个人荣誉感的驱使,每个学生都非常想为小组争光,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当然,对有的同学提出超出范围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控。随着这种竞赛经常性地开展,学生也摸索出对付竞赛的好办法――“笨鸟先飞”,他们不仅自觉做好课前预习,而且提前把课后习题演算一遍。第二天竞赛时他们就捷足先登,抢先发言。这样,通过课堂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参与讲课,也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做好课前预习。

3.学生点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应先由学生来点评,利用他们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研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与掌握。教师要积极创设过程性成功的机遇,使各层次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有输出信息和尝到成功的机会。在归纳总结难度不大的问题时,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取得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难度大的问题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激发深层次思维,让优等生回答。

4.教师点评,总结提高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和深化学生的认识。机会均等的游戏才是公平的,可以用实验或分析的方法来判别游戏规则公平与否,并对各小组从当天作业、测试、竞赛、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点评,特别是对取得进步的学生和课堂表现较好的小组加以表扬、鼓励,以培养和强化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实践与反思

在“明确目标,指导自学”的阶段,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要把握好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时,再开展合作学习,才会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面更广。否则,会导致少数优等生当“小老师”,多数学生当“听众”或“陪衬”。

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阶段,我坚持开展学习竞赛,经常变换竞赛形式,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促进学生大面积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通过量化管理,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群体动力效应,促使相互协作和竞赛,立足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求得学生自主、自律、自信,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促使学生乐学数学。

在“学生点评,归纳总结”“教师点评,总结提高”的阶段,应先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再进行点评,使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与掌握。它改变了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8篇

我们进行的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是研究课堂、孵化“好课”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最基层组织。在本期的活动中,面对新课程全面实施和推进,学生之间如何合作。教师之间如何“同伴互助小组”,共享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质量,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人员学习情况

20xx年六月物理组课题研究人员召开关于课题研究的有关事宜,再次明确本年度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做好本学期课题开展的基本工作。根据学校期初学校会议精神,本学期物理科组将把重点工作放在“精教研、促成绩”上,并结合我校“物理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每周教研日”活动,切实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解决我们在物理实际教学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规范的“每周教研日”活动——

(1)备课程序:授课教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在听取授课老师本人的设计思路后重点围绕科研课题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意见,对第一次设计的教案;备课组内试教,备课组内老师听课,提前一周进行,并围绕研讨主题作好详细的记录;备课组集体评议,当日内进行,围绕当周研讨主题展开评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完善课堂教学,力求上出“精品课”;授课教师确定教学方案及课件。

(2)上课:周三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为本学期物理教研课授课时间,各位教师须严格按照安排的活动表进行(特殊情况除外)。全体老师均须参加听课。

(3)评议:授课当日备课组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组级评议,评课主要围绕当周所研讨的主题展开,形成书面评课稿,确定中心发言人等。评课稿基本分为三部分内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余时间请老师轮流进行“新思想、新观念”演说十分钟;其余时间为理论学习。授课教师紧扣学校教研课题及当周研讨主题对本次上课的设计意图和课后感想作专题发言,要理论结合实际。派中心发言人作全面评议,组长作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总结发言,指出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思路等。

二、研究进程及成果

20xx年6月1日,课题研究人员交流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成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一致认为: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综合性学习到逐步适应到喜欢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了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垄断者”到“求知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3、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物理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悟、体会、积累,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科中落到实处。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综合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了使该课题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优化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过程,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用正确的理论支撑教育教学行为。在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

2、对本课题实施及时作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3、在实施过程中,切实树立自主探究教育观,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用研究的方法,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中多渠道搜集信息,确立研究专题,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9篇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在区教体局教研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结合我校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以课题实施方案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通过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我已经完成了准备阶段的各项研究工作,进行了搜集、查阅资料,理论学习,制订研究方案,开展问卷调查等工作,为整个课题的顺利实施以及取得预期成果奠定了基础。

二、准备阶段研究成果

1、通过准备阶段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及结合本校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的有关调查、分析,我以认真完成了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的撰写,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准备阶段计划及月活动安排。

2、通过准备阶段的前期调查问卷,我已初步掌握了我校学生对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及学习效果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也不够到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通过准备阶段的工作,完善了所有研究过程性材料,为课题研究的下一阶段提供了有力保障。

4、通过准备阶段的认真学习,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同时相关的理论学习也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准备阶段研究工作中的问题

1、在准备阶段的研究工过程中对所搜集的材料未能进行及时的记录与分析,对所调查的结果也未能及时地作出深刻地分析。

2、在准备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更侧重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的指导。

因此,针对准备阶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阶段课题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进,保证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更加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10篇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活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简单谈谈我们教研组的做法及思考。

1.创设情境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合作、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的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11篇

一、问题提出

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系统利用组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优标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绝大部分老师在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或闲聊,或冷场,或好生讲、差生听。从这些问题中透析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淡薄。而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二、基本设想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实施者,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自觉的主体意识,协作的团队意识,合理的评价意识。让小组在自己目标的引领下,团结协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讨论,在交往中质疑,在合作_同进步。

2、鼓励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或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尽可能地贯彻鼓励为主的原则,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积极的心态能激发潜能。鼓励学生人人都要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3、整体性原则:在评价时,要以小组为单位,激发小组的互帮互助、合作竞争、相互督促等意识的形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情感性原则: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人的动机和意志,从而提高人的认知效率。因此,在实验中一定要加强教育者与学生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感情交流,使教学情感化,使之成为促进主体性发展、激发小组自主学习的支柱和动力。三、实验做法

四、基本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教学实验是一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复杂性和主体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若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实验基础上一确定,我们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学习教育杂志、报刊等有关主体性教育及其相关的理论刊物,提高教师对这个研究课题的认识。然后再从中挑送四位精干的老师组成实验组。实验组的成员每两周参加一次理论学习、研讨活动。

2、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利用,实验班实施动态分组教学。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3、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如:两位实验老师上同一课例,进行对比实验。课后共同砌磋、研究、取长补短,提高实验质量,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每次听课后组织评课时,先让上课的老师说课,然后实验组老师根据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评课活动,解决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到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为止。

4、灵活运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们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初中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们将开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最优化教学研究。

四、实验成果和体会

经过近半年的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已显示出如下优越性: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知识性。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有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同伴间的经验及同伴间的交流活动的规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

2.小组合作学习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教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半载,略见成效。实验班考试优秀率、及格率逐步上升,学生的计算、操作、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这仅是起点,我们决不就此止步。

当然,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碰到许多困难,如:缺乏专家或科研专业人员的指导,实验水平不是很高;实验人员不足,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实验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既要搞好实验,又要赶教学进度;班级人数太多,分小组教学时,各组间的交流机会少。可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下决心克服,相信下一阶段的实验有区、市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效果更加显著,一定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都会和数学打交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海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

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内容:

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几何教具制作、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内容:

初一:

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中外数学史介绍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4.巧拼“七巧板”;

5.正方体的展开图及物体的三视图;

6.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7.抛掷硬币,感受概率;

8.探讨什么样的多边形可以铺地砖.

初二:

1.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欣赏;

2.黄金矩形—雅典帕德嫩神庙,感受数学之美;

3.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4.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

5.用替代物模拟实验估计机会的大小;

6.笛卡尔的故事;

7图形中的趣题;

8.心率与年龄—实践与调查

说明:各个备课组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数学梦想剧场大课间活动总结

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

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

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例如选择_摆火柴棍_,_七巧板拼图_,_照镜子_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图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_切身性策略_,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

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_趣_字上下功夫.

(四)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年级小组合作总结 第13篇

一、合作学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授课方式呆板,教学气氛沉闷,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合作学习是为了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学习、相互依存的关系,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主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将合作学习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搭配、明确个人具体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且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1.合理分组搭配明确个人分工

分小组学习是保证高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合作学习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合理分配学生的分组,明确他们的个人分工.班级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成绩水平和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整理这些学生情况,并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实行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分组搭配.依据学生情况一般分成4~6人一组.合理分组后就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具体分工,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小组中的具体职责,使个体的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目的、要求各不相同的分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高二必修四概率第一章的时候需要分组学习,老师可以这样分组:班里有42个同学,将全班分成6个组要求每组中名次在1~12名中必须有2个,13-27名中必须有3个,28~42名中有3个.分组结束后明确每个人作为组员的具体职责,推举组长负责作业的收发和检查题目失误,其余的同学负责整理知识点或者搜集相关解题资料总结错题原因.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任务后综合大家的成果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2.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将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小组成立后,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互相提示,互相帮助,及时解决问题,大家共同提高.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整理重点内容,然后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有些学学生依仗合作学习,坐享小组交流结果;有些学生会因为性格等原因表现的不友好,不分享学习经验,怕别人窃取自己的思考结果.种种问题会影响小组课堂教学的开展,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合理规划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在45分钟的高中课堂上,先拿出10分钟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单独完成,用20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交流总结每个人的做题思路,明确引导学生们讨论以下三点:每个人的审题思路;辅助线的添加方式有哪几种;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哪些.然后利用剩余的15分钟的时间由老师随机抽取每组中的一个同学起来总结回答小组讨论结果,该同学的回答结果作为该组的最终成绩,以这种方式促进课堂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立课堂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激励机制够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对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导向和促进的作用.课堂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动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施行激励评价机制即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肯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绩.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能够促进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为了保证合作学习长期进行,班级教师要及时总结学习成果,课堂就是结果总结的最佳场所.针对高中教学每周小结的特点,可在每周挑选出一节课的时间,要各小组总结本周内的知识要点.给予把要点总结最精确最全面的小组一定的物质奖励.然后进行最佳小组评选活动,根据各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小组合作成绩好、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把所得分数与每周测试组内成员的平均成绩相折合,依据分数的高低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增强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天天正能量网

2、在准备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更侧重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的指导。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2、对本课题实施及时作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