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烟台大学“菏”芯力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了菏泽市曹县苏集镇张士庄村-芦笋金蝉种植基地。芦笋尖尖,金蝉生金,这种“芦笋金蝉”立体种养新模式的推出,让农户们做到了“一块土地多份收入”。“菏”芯力实践队的队员对这一特殊产业进行了实践调研活动。


雨后初霁,云开日出,队员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张土庄村的村口集合,集合完毕后,队员们迎着朝阳,走进各家农户进行探访。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新模式“带头人”农户朱之春的家中。队员们礼貌询问,朱之春耐心解答,他说:“最初我自己养金蝉,村民看到我种了三四年效果很好,也都开始跟着做了。”尽管前些年该模式初具雏形,但近些年来,随着金蝉价格逐年上涨,村里养金蝉的农户越来越多,全村70%的村民也都开始种芦笋、养金蝉,而朱之春自然成了村里的领头羊、带路人,他也将自己的往年的经验传授开来。告别了朱之春后,队员们又随机深入其他农户家中调研,农户们几乎都对这种产业模式赞不绝口。


当队员们正采访到张大爷家时,外面天空已是黑云压城,恐怕是风雨欲来。雨天时防水排涝的措施必不可少,队员们拿着农具,跟随张大爷去到田地里,帮助张大爷一起“排水保笋”。队员们首先跟着张大爷将已经成熟还未被水淹没的笋采摘下来,装进竹筐,而后在张大爷张大娘的指挥下采取“挖沟排水”的方法进行排涝。期间,张大爷同队员们讲到:“20厘米规格的白笋,目前一斤卖五六元,价格高时一斤可以卖到七八元。”另外张大爷还表示,一亩芦笋地能养殖100多斤金蝉,由此笋农每亩可增收至少一万元。听了张大爷以及其他农户的看法之后,队员们感受到“芦笋金蝉”这种模式的确给农户们带来了显著收益。


随着排水劳作活动的结束,队员们告别了张大爷,来到了芦笋金蝉种植基地里,对曹县苏集镇张士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凡进行了深入采访。


当队员们赶来时,张书记和其他村委委员正在基地里考察,张书记热情地邀请队员们一同参观,并对基地中新模式的耕作产业原理向队员们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考察结束后,队员们向张书记了解到,“芦笋金蝉”这个产业模式是由村委会共同商议决定的,投入的人工成本也不多,因为主要是夜里劳作,不受炎热天气制约,老百姓干起活来也比较舒适。芦笋和金蝉的产销系统一体化,让农户们“笋”“蝉”变现更加方便快捷。芦笋出售方式是公司+农户,金蝉则也有很多外地客商来采购,供不应求。但当队员们问及关于机械化生产的问题时,张书记表示,芦笋机械化收获难度太大,金蝉收获时需要的人工也不少,目前机械化程度只35%~40%左右。通过与张书记的沟通,队员们了解到“芦笋金蝉”模式收入高,投入的人力比传统农业少,前景十分光明。但存在机械化程度略低、受天气影响大等问题。结束采访之后,夏风轻抚,细雨朦胧,张书记与队员们热情告别。


实践探访结束后,队员们齐聚一处,就今天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讨论,大家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一起思考助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农机帮助农村节约劳动力。


仲夏乡村行,产研新探索。通过一天的实地调研,进一步证实了当地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广难度大,实践队力求从生产手段上解决物质装备的困境,减少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难度,将“芦笋金蝉”的机械化水平发展起来,与农户们携手并进。


通讯员:陈俊杰,李益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天天正能量网

7月17日,烟台大学“菏”芯力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了菏泽市曹县苏集镇张士庄村-芦笋金蝉种植基地。芦笋尖尖,金蝉生金,这种“芦笋金蝉”立体种养新模式的推出,让农户们做到了“一块土地多份收入”。“菏”芯力实践队的队员对这一特殊产业进行了实践调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