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历史论文范文(热门9篇)

天天正能量网 范文大全 2024-01-29 16:00:35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1篇

【摘要】目前我国各地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情况良莠不齐,层次不一,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总体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⑴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⑵课时量普遍不足,考核标准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⑶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⑷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此,要想提高艺术中职校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各校应尽力做到:⑴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⑵进一步改进历史教科书,增强教科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⑶配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中职历史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界对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起来。作为一名艺术中专校的历史教师,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感到有必要对我国现有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但是,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开设历史课的情况却良莠不齐,层次不一。有的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有的将其全部纳入思想政治课。甚至有的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已流于形式,完全脱离了历史课程应发挥的功效与作用。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方式随意性大

目前我国艺术中专校大都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历史等课程,除历史课程外,其余学科基本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唯独历史课程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配套的教学标准,加之教育部门目前并未对艺术中专校历史课的设置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各校历史课开设的节数各不相同,教材版本各不相同,教学进度和难度深浅不一。由于缺少统一标准,造成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随意性较大。在考核时,由于各校之间缺少教研信息的沟通,往往是临近考试由教师圈定一下复习范围,再由教师自己命题,自己批改试卷,评价方式较为机械,这就使得学生把历史课看成是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的可有可无的课程。有的学生因为觉得历史课与自己专业和就业联系不大甚至交白卷,导致教师毫无成就感可言。加之每校的历史教师人数教少,教研活动普遍开展不起来,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此外,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每年一次的公共基础课“两课”评比、各市的优质课评比,以及师资培训等教研活动,往往将历史课程搁置一边,导致教师每天只能闭门造车,久而久之,成了井底之蛙。

二、课时量普遍不足,教学进度不一,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教科书编写较为滞后,各校教材使用情况错综复杂

目前,我国唯一一套中等职业教育专用的历史教材是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司2001年组织全国中等职业教科书编写组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4年进行过一次修订。全套教科书分《中国历史》一册,《世界历史》一册,以时间为序按照通史体例分别介绍了中外历史概况。此套教科书,类似于六七年前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从当今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明显是落后了。目前普高历史教材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等多套版本,按模块编排,有必修和选修内容。与其相比,中职历史教科书仅此一种,选择余地小,既不适合各地各校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也不利于教师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就内容来看,这套中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过于陈旧,书中插图较少,文字性叙述过多,除了史实的罗列就是历史结论的表述,过于学科化、专业化,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史论结合”方面尚未及时吸收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也较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无法分层次使用,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有人说,在中专校专业课是主课,文化课是副课,而历史课则是副课中的副课。由于受到教学地位和课时量的限制,很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赶进度而对教材内容不加处理,照本宣科,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的教师感到历史课不被重视,导致多年来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由于艺术中专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对于许多史料连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去理解了,所以教师如果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予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低,对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渐渐失了兴趣,历史课在他们眼中就沦为“休闲课”了。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各地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

一、各校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的开设方式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2篇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当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_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教育

_以来_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05方案)的重大决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明确地规定了开设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新课程的名称、定位和基本任务,为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中央5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_,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课程的名称和要求所讲授的内容来看,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其独特性,被赋予了双重功能,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既是一门历史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功能,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正如一位教材编写专家认为的那样“是把历史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我们认为,作为历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能够担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的,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认为,历史总能给人深刻启示。一位学者也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人类不是生活在短暂的瞬间,而是一种有历史的动物,我们因为有历史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们因为有历史有文化积累而变得格外的有智慧。”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乃至现在在哪里,境况如何,都只能在历史中得到解释。如果没有历史,没有包括刚刚逝去的所有过去支撑着我们的记忆和精神世界,我们就会一无所知。正是因为有了历史,我们才超越了人生百年的短暂,获得了深长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也就是说,是历史延长了我们的生命,并且使我们的人生有目标,有意义。与其说我们生活在现在,不如说我们生活在不断行进的历史过程之中。因此一个没有历史的人,一个与历史割断联系的人,就等于;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会失去其存在的精神家园;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就不知道未来走向何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历史是人类活动的集体记忆、集体经验,是经过无数代人共同努力而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构成现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民族发展和复兴的精神条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有足够的认知,要对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心存温情和敬意,因为“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正是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一门课程,希望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通过授课教师多维度、客观和生动的讲授,还原历史的真实,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正确认识近代以来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增强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以及养成合格公民所必须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教育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这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和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功能,给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就是要真正地能够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于历史教育之中,而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既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先是历史课程,那么我们必须按照历史学科的课程来进行教学,遵循历史课教学的规律和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的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以历史的深度和厚重见长。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不能弃历史过程于不顾,不能不顾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不能不计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应着重为这些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过程的大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使之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逻辑,也就是理解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因果关系和历史的规律。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历史,所关心的其实远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或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哪个人或哪一群人在事实上到底说了些什么和做了些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超乎具体的、琐碎的事实之上的历史的真实,并通过对这种真实的认知而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体悟。这种对过去的认知和体悟应该对我们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有相应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不会仅仅流于一种通俗的娱乐。”我们要在理性认识历史的层面上,在能够说明历史而不仅叙述历史的层面上理解历史,使学生能够想象历史,进入历史,达到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那样“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发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的境界。这样既避免了内容重复,增加了历史的深度和厚重,又兼顾到了教材编写专家会一再提醒我们的“注意加强本课程的理论性”问题,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于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之中,会使大多数学生耳目一新,进而产生学习这门具有政治思想理论性质的历史课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是历史课程,但却不同于一般的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它面向全体大学生,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务,是一门“寓教于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成为当代大学生认识国情、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激发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历史讲的使过去的事情,但怎么讲过去的事情,讲哪些过去的事情,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念。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不是讲一般的历史,更不是讲经济史、文化史等,而是讲“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讲“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所以教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又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职责,不能局限于历史的表层以及历史的细节上,而是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着重地为学生讲授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等相关的内容。这就和体操比赛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一样,否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变成了一般的专业历史课。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在那里,基本不会变化,但我们面对的学生却总是在变,因此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大可不必责备教材编撰者得面面俱到和与初高中历史教材的重复,因为任何一个人编写教材都必须从历史学科的要求出发,为我们提供全景式的历史,必须涉及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但选择的权利在你手中,为了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和解答学生现实中的困惑,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你可以用你的选择、取舍、剪裁和视角,组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老师固守不变的教材和讲义,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你的教学,就是没有掌握到思想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教学效果和吸引力。2005年教育部5号文件中指出,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对一些学生困惑的、复杂的问题敢于做深入的分析,敢于根据历史事实多角度地说明和展开,将更加有助于澄清学生的思想困惑,会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9.

[2]郑也夫.抵抗通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49.

[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

[4]史革新.历史教育使提高国民精神素质的基础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4).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4篇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历史学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还是当代社会环境,都可以从中梳理归纳出众多可资利用的思政元素,这对于当代历史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国情怀教育元素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这种家国情怀教育元素随处可见,无论是古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近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无不体现了先人强烈的家国情怀。高校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中的这部分元素,如地方历史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志士、爱国故事,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形成认同感。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建设元素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发达的农业文明,影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红色革命文化元素的整理,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通过现当代史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的梳理,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元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世界史教学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政元素比比皆是。学生通过学习世界历史文化能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做出了贡献,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多个国家的历史学习和文化的比较之后,让学生会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从自身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背景,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在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专门史等相关教学中有机融入历史上有关疫病传播及卫生防疫问题的讲授,为学生准确把握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理性反思疫情暴露的短板和不足、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发挥史学独特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

(四)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元素

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古今中外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事迹、人生智慧和道德风范都可以作为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通过对其解读分析,学生能够更全面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教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人面临选择和诱惑时的定位和抉择,使学生获得人生的体验和启示,能够逐渐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一)在课程体系中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是高校育人必要而且最为重要的载体。为了保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功能,历史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跳出传统课程思政的视野,构建层级分明的课程体系。在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等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重点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地方史相关课程,在更大的领域和范围之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选择;应该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在课程大纲设置和教学目标制定时,教研室应邀请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挖掘各门课程中可以承载思政教育功能的元素,破解传统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困局,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最终达到各门课程教师都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每位教师都能承担育人的责任,每门课程都能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为防止课程思政的随意性,推进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科学高效的开展,教育主管部门、教务处和院系组织机构应坚持顶层设计原则,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组织部分优秀教师打造具有鲜明思政特色的金课并进行交流推广,形成精品课程示范效应。同时,也可以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示范课堂等活动,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与教学考核挂钩,以激励各科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教育

课堂是教师进行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是教师阐述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发挥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具体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历史知识的魅力,还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中要精准地设计每个专题、每个单元以及每个课时中思政的要素、载体及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的有机对接,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起到知识传授有温度、价值引领有深度的育人效果。

(三)利用实践教学拓宽课程思政渠道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 概论 史实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课程内容本身就体现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基本思想和过程,无论是宏大的理论框架,还是具体的理论和制度延革,都体现出了理论以现实为依据、变革以理论为指导这样的基本思想,要把“概论”这门课讲活、讲通,就必须注意到这点,并把“历史变革”这个重要概念带入课堂。史实清楚,理论自然明了;史实混乱,甚至抛却史实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带来枯燥、乏味的课堂效果。

根据“05方案”要求,本科思政课主要有四门,分别是“原理”、“概论”、“基础”、“纲要”,专科思政课主要有两门,分别是“概论”和“基础”①,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专科学校不开设“纲要”这门课程,使学生的近现代史知识不足,而中学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属于人文常识课程的历史课又不足以支撑“概论”教学所涉及到的理论体系和背景,正是基于这种前提考量,才提出史实材料在“概论”教学中选择与应用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设计中史实材料选择的必要性

按照“05方案”的基本要求,“概论”课程“着重讲授中国_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应该着重突出“历史进程”这一关键点所在,我们有必要通过积累一系列历史背景材料,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做出铺垫,体现课堂的生动性,并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把这门课程讲实、讲活②。

(一)史实材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变化发展的最直观反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就内涵来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如果仅仅从理论的角度来概括,显得单调而枯燥,曾经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在这里,“解决中国问题”是基本的史实知识点所在,通过对基本历史发展进程的疏理,可以很清晰地明了一个基本观点:思想、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与特定的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孕育了思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催生了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则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新时期理论需求的最直接体现,科学发展观更是直接地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这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历史相结合的产物③。

把史实材料纳入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课堂讲授,可以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体系变化转变为生动的、活泼的历史过程,更直观地呈现理论的历史继承性。

(二)史实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体现理论变革的延续性。

历史的发展是有延续性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一脉相承的,但如何把这种延续性表现出来,却有着不同的选择。具体到“概论”课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理论本身内容的阐释来表现这一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史实的铺垫来展现理论内容是如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④。

_在谈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曾说过:“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在这里,“这些矛盾”就是最基本的史实材料。对于“矛盾”的理解是随着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种“矛盾”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思路下脱离了出来,转变为“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史实材料运用得当,可以为理论的解析添砖加瓦,若运用不当,则可能使本就抽象的理论体系更显杂乱无章。在阐释“概论”课程中理论体系的延续性方面,适当地融入史实材料并进行有效组合,将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史实材料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理论讲授的生动性。

理论化、抽象性是“两课”教学中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活泼也是“概论”课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沃土之中,从其产生伊始,就契合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翻天覆地变化的要求,在逐渐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彰显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从史实的角度讲授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把系统的、动态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中国的昨天,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来之不易,从而在内心深处领会到“概论”课程所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并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史实与理论相结合,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一系列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大进步和历史意义,使我们能在课堂上构建一个生动的理论发展框架。

(四)史实材料的贯穿可以增强理论性课程的说服力。

理论的说服力来源于雄厚的历史根基,来源于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时期,横跨两个世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领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宝库。

史实材料的引入,使这些理论体系更丰满、更具有说服力。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理论问题的讲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课程设计中史实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是客观的,但我们对于史实材料的选择却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需要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选择对课堂教学有益的、具有说服力的、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材料进行运用。

一方面,史实材料的选择要有客观性,这种史实不是杜撰或者推断得来,而是以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在阐述历史变化的过程中,力求展现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历史场景,为我们将要讲授的理论体系做一个坚实的铺垫。

另一方面,在具体选择哪些史实这个问题上,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们需要注意到,“概论”课程并不要求对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而是要着重讲透、讲清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等,在某些情景下,正反两方面史实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二)坚持历史脉络清晰性的基本原则。

以史明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选择脉络最清晰的史实,理顺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有益于我们展开理论知识学习和讨论,可以使我们在一个更大、更明确的框架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使学生融会贯通,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

(三)坚持持续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的原则。

历史的发展变化总是具有持续性的,而理论体系的阐释总是带有一定重点性的。我们在把史实材料纳入到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时,要遵循注重史实的持续性与理论的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⑤。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理论体系为例,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问题,我们经历了从认识不明确,到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又经历了“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到最终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与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相关的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这些政策的变动是具有历史持续性的,我们需要理出一个头绪,抓住了重点——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基本概念,复杂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变化自然清晰。

三、实践课程中史实知识的运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课程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课本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框架讲述的是我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基本过程及未来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参观附近的普宁市新坛村,通过实践方式来开展理论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三农”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基本情况还有待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党的_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坛村有5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人,固定资产逾亿元,曾获“全省先进村党总支部”、“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该村自_以来,豪情满怀地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出台了“热爱家乡,美化家园,回报梓里,造福后代”的家园十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持续投资1000多万元,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大方,优化了环境。从整体上来看,该村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选择新坛村作为实践课程的教学基地,把村庄层面16字十年规划与国家层面20字要求结合起来,把小范围内的村史脉络与宏观大背景下的国家历史变迁相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教学效果更直观,把枯燥的理论课堂变成生动的社会课堂,融思想性、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

注释:

_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教学与研究,2007(2).

马彦武. 教好“思想概论”课需要三个基本功底.中国高等教育,2004(2).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展专业知识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饱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等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个人认识、提升自身修养。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 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腐朽文化和思想随之不断涌入,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以致出现了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却不知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悟古人的精神气质,从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可以将儒家的“孝”文化、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人格气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教学,这样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2、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依然强调死记硬背,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记忆历史时间、历史意义等,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因此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历史人物以及文学典籍等开展历史教学,能够给学生呈现一种全新的课堂感受,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程朱理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讲程颐、程颢的主张时可以加入“程门立雪”的历史典故,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这样学生既能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师传统文化储备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一桶水”,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当其冲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为此,历史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结合历史教材的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并努力将两者巧妙地进行结合。譬如教师在讲授孔子教育主张这部分历史时,可以选取孔子“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一些教育名言,让学生通过理解领会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至理名言来学习和巩固相关历史知识。其次,教师还注重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储备,平时多结合教材看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努力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储备。此外学校也应给予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师资队伍,如为教师购置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也可以针对历史教师开展国学知识培训和竞赛活动。

2、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应试的功利性目的,恰恰忽视了学习历史的最主要目的。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让学生学习历史的最主要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从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今后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为此,首先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民族精神激励学生。传统文化中有着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历史典故来激励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插入“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让学生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中领略古人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气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丰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是当前的历史教学方式太过死板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丰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改善教学效果,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为此,首先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以利用古典诗歌拓展历史教材的内容。古典诗歌犹如一部历史典籍,包含众多历史知识,对历史教材有着拓展和弥补作用,教师在历史课堂中适当引入古典诗歌,有利于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如教师在讲授孔子的教育主张时,可以引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名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学、思、行并重”的教育主张。其次,教师可以采取讨论法、演示法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在讲授科举制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历史现象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还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利用多媒体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视频、图画等资料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这部影片以直观的形式讲述了孔子的一生,而且影片中的人物引用了大量《论语》中的名言,教师在讲授孔子时就可以借助这部影片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同时体验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次,教师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创设学习情境。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编排历史剧,历史剧的题材根据历史教学大纲选取,学生的台词则注重引用传统名言佳句,这样既能将传统文学与历史教学相融合,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之中的意义,采取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学好历史的同时提升品格、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8篇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中专历史论文范文 第9篇

[关键词] 高师;历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0?04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师历史专业为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确立了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修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新的课程体系内存在有多对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养目标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单一培养方案的矛盾

(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选择的多样化。我们通过对全国20所高师历史专业进行调查,发现尽管高师各院校培养目标各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学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二是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高层次的史学理论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学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如: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培养具备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历史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人才,以及胜任新闻出版、党政机关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论,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培养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够胜任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和服务工作,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型、科研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

通过比较后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有30%以上的学校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高等或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学和管理人员;有10%的学校培养目标有点模糊,定位在与历史学有关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有50%以上的学校基本定位在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这说明各高师历史专业都关注到了基础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虑到了“宽口径、多出路”的问题,反映在培养方案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二)毕业生就业多元化

近三年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考研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流向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如某高师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83人,中学教师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门4人,待就业1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91人,中学教师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26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73人,中学教师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9人,待就业27人,高校教师0人。①[1]

周口师范学院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50人,中学教师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3人,高校教师0人;2009年毕业46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门3人,待就业11人,高校教师0人;2010年毕业48人,中学教师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门2人,待就业7人,高校教师0人。

虽然高师历史专业列出的就业方向多达十几项,如南阳师范学院提出了13个就业方向,但通过调查发现,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历史教师、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门等几个方面。中小学教师占50%左右,其中约有2/3的毕业生在农村初中担任历史教师;研究生考取率约占20%~30%,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师历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下降

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学生就业,本应有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可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高师历史专业却只有一套培养方案。这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一套培养方案要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结果造成学生专业素质短板,能力不足,培养质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专业思想不牢,好高骛远

“招生难、就业难”一直是高师历史专业难以突破的瓶颈。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高师历史专业招生计划一再压缩,许多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总觉得低人一等,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上基本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讲、课堂学生记、课后学生背、期末统一考,看似严密有序,互相衔接,实际是程式化教学,使原本精彩、生动、丰富的历史学科,变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剧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使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基本的动力,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了增加就业,学校鼓励考研,许多同学好高骛远,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生不愿意从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当了教师又不安心,见异思迁。

2. 中学就业的学生素质短板,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减少了主观评论,更重客观叙述,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教材采用专题式编排体例,学术性更强,专业色彩更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2]

目前担负培养中学历史教师的高师课程体系僵化、课程内容陈旧,与基础教育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在课程体系上,中国历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历史注重国别和地区,这样的体系既不能阐明世界各国历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在课程内容上,虽然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基础课,但近年来学时被大大压缩,老师只讲授历史发展的线索,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零散而不系统。在课程设置上,窄而泛,专业课程多,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少,学生综合素质差,毕业后到中学用不上,形成了“学了无用,用的没学”的脱节现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史学理论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等院校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反映在历史专业上,存在着轻基础理论的倾向。许多院校只开设了史学概论、史学史课程,一些基础理论课程根本没开,造成学生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课程因人而设,随意性强,既脱离学术前沿,又缺乏理论深度。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普遍感到史学理论知识欠缺,只好从“头”补课。一些提高学生能力、研究兴趣的课程也没有开设,分阶段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设想没有很好贯彻,学生探究能力差,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矛盾。[4]

二、推行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高师历史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尽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优化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是“养贤育才之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由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决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国数百所高师历史专业存在着明显的培养目标趋同、培养规格不具体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培养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学生素质下降,学了无用,用的没学,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师范院校应该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师范性,二是坚持面向社会,三是坚持师范性和综合性有机结合,三个坚持的核心是“师范性”。我们认为高师历史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水平和能力,科学定位,办出特色。部属“985”院校和进入“211”的师范院校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和培养历史学理论人才的任务,应该定位在学术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拥有硕士、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应该定位为教学研究型院校,争取办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学研究中心。占绝大多数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现状、教学条件,凸显“师范性、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即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6]

(二)推行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

1.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师历史专业采用的培养模式主要有:“4年一贯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辅修”模式等,几种培养模式各有优劣。

(1)“4年一贯制”模式。学生在入学到毕业的4年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整个4年的时间里接受教师专业化的熏陶,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目前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多采用此种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组织教学,为学生打下宽广的学科基础。第3年进行职业分流培养,学习专业课。第4年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由于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和初中开设的《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淡化了学科分类,趋向了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该模式主要适合培养复合型的小学、初中历史教师。

(3)“3+1”模式。学生经过3年的学科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根据志愿,进行职业分流培养,集中1年时间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优点是专业基础扎实,但第4年基本上开不了什么课,有名无实。加之目前教育实多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7]

2. 创新“”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采用“”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高师尤其是地方性高师历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就业方向、特长选修不同的模块,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1)“”中学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年时间,学习师范技能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教育调查和改革的毕业论文。

(2)“”历史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年时间里,学习史学理论、中国史专题、世界史专题、科研能力训练等课程,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

(3)“”公共史学人才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年里,集中学习基础课,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学基本理论课程。后面的年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学、考古学、管理学、社交与礼仪、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经过见习、实习,撰写毕业论文。

“”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可以集中年的时间学习公共文化课和历史学科专业课,有利于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精深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年的时间里实行分类培养,学习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史学理论和方法、公共史学课程,然后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最后反思和总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完善课程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我国高师历史专业现有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台+模块”模式等,几种课程模式也各有优劣。我们认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几个流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体系,比较适合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实际。这种新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为平台课程,下设不同的模块,能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

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经过年的平台学习,在修完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课的前提下,后年时间,课程可以设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学系列。

1.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模块

开设一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在原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教师口语》、毕业论文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中学班主任》《写作与演讲》《书法》《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地图画法》《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历史教师技能》《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课程。通过开展以“三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加强“三字”训练。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举行“三字”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大赛、课堂模拟教学大赛等,培养视野宽广、基础知识宽、基本功水平过硬、竞争力强、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中学历史教师。

2. 历史研究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马列原著选读、历史心理学、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方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公共史学人才课程模块

开设调查研究与方法、逻辑学、社交与礼仪、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社会学概论、文物鉴赏、博物馆学通论、世界宗教、法学概论、社会学、文秘写作、市场经济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有利于体现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类培养,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整合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精炼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计划的更新,也不是简单的课程模式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科学确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模式,做好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使课程体系改革收到应有的成效。

注释:

① 本统计为学生一次性就业统计,不包括后续就业。

参考文献:

[1] 杨卫东.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102.

[2] 王国民.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2-133.

[3]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25.

[4] 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改革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8(10):78-79.

[5] 陈风光.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32.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天天正能量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90?04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各地艺术中专校的历史课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2] 王国民.研究性学习与高师历史教学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