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范文2021年(优选5篇)

天天正能量网 范文大全 2023-11-24 07:01:05

新闻评论范文2021年 第1篇

守护敦煌遗产的彭金章、樊锦诗夫妇

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生樊锦诗选择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她的恋人彭金章则被分配到武汉大学,两人从此开始了长达23年的两地生活。1986年,她被批准可以离开敦煌,却选择了放弃。彭金章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奔赴敦煌。其间,两位教授相隔2000多公里,樊锦诗经历了一个人拉扯孩子的艰辛,也承受了孩子不在身边的痛苦。但数十年间,他们将生活最好的日子留给了文化建设。如今,数字敦煌上线,敦煌莫高窟被赋予了新生命。

23年,2000多公里,这是怎样的时空距离?对樊锦诗而言,这是留给文化血脉的一份坚守;对彭金章而言,这是对妻子人生选择的一种呵护。爱一人、择一事、终一生,何其普通,又何其珍贵。

新闻评论范文2021年 第2篇

天灾,不期而遇。,让郑州成为一片汪洋。之后,新乡紧随其后,河水漫灌。网上到处是受灾的场面,充斥我们的眼眶,在不断挑起我们脆弱的神经,心绪,在不断牵扯,泪水,在眼眶打转。

看着网上的景象,镇平人民坐不住了,他们振臂高呼,“要去前线,要去帮助受灾的老乡。”一时间,响应者众,顷刻,便汇成一股温暖的海洋。捐款,捐物,兑人,兑车,一股股爱心力量,迅速整装。

7月21日,镇平蓝天救援队、镇平水上救援队带着车辆、冲锋舟等率先出发,赶到郑州,第一时间,参与救援。

7月22日,镇平嘉豪珠宝公司组织十余辆越野车、旅行车、卡车带着物资,赶到郑州,参与救援。他们发挥越野车底盘高的优势,把一辆辆抛锚的小汽车托离低洼地带,腾出了救援通道,并把一群群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7月23日,镇平微爱公益协会把一卡车救灾物资送到了郑州,在豫宛商会镇平分会老乡的帮助下,把物资卸到了受灾的地方。

7月26日,镇平自行车运动协会、镇平冬泳协会、镇平新联会同志们把一大卡车物资送到了新乡。

7月26日,镇平微爱公益协会把第二批捐助的物资送到了近处同样受灾的淅川县金河镇。

当我把这两路人马刚送走,刚发完朋友圈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一位大姐说“你们走没,我现在送去2万元。”另一位大姐说“我们刚刚筹集1万多元,现在送过去……

这几天,电话、微信不断,都是询问捐款捐物事宜。这几天,朋友圈里,晒出来的都是救灾的景场。这几天,玉乡大地的媒体上,朋友们的话题上,基本上都是说的救灾的情况。这几天,玉乡大地,爱心荡漾,一股股暖流回旋在人们的心房。

就在刚刚,还有微信朋友在问“发电机、抽水机在哪里购买?”“我们把钱直接打到对方账号上咋样?”。

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平凡的举动,这些涓涓细流,不正是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吗?他们其实离我们不远,他们就在我们身旁。文明的玉乡,春潮激荡。文明的玉乡人,把爱意播撒在中原大地上!

新闻评论范文2021年 第3篇

2021年5月22日,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之父”,感动中国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国士千古,国人悲恸。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禾下乘凉”,一个多么美丽浪漫又令人向往的梦想!梦想的种子一旦发芽,用奋斗浇灌,就会焕发出生长的蓬勃伟力。而今,泱泱华夏,遍地是“稻花香里,蛙声一片”的丰收景象。如今的“杂交水稻”,个头早已超出了他的身高,“禾下乘凉”渐行渐近。从“超级稻”走向“海水稻”,不仅实现了亩产3000斤的产量增长,而且实现了从传统“水田”种到海滩、戈壁的扩张。

因为一个人,泪湿一座城。在长沙,所有的车一齐停车让路鸣笛,满街群众追着灵车的队伍高呼“一路走好”;在袁老曾经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无数群众结伴去寻觅他曾经走过的足迹;有人摆放三束水稻,用他留给人民的馈赠和他一生最关心的东西为其送别;还有00后小伙深情悼念袁隆平,“我只追对国家有贡献的明星”。

斯人已去,最好的缅怀是珍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想想历史上曾反复出现的“天灾”,还有那些至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和地区,“粮食问题”一刻也不能轻视。

斯人已去,最好的纪念是传承。当我们收获麦浪滚滚、稻香阵阵、炊烟缕缕的温馨和幸福时,请别忘记和孩子续说“禾下乘凉”的故事。

这是用信念和奋斗写成的故事。“除非看不见了,走不动了,否则会一直干下去。”这就是袁隆平,一生只为一个梦想,一生只做一件事,农业报国,胸怀世界。他不喜欢被尊称“袁老”,更喜欢被叫“袁老师”。他以“80后”的心态和状态和“80后”的年轻人一起工作和研究;过完90岁生日,他就改口自己是“90后”。这就是袁隆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是用实践和汗水写成的故事。“书本很重要,电脑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他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把根深深的扎进泥土中。从参加工作开始,只要田里有稻子,他每天都下田。“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正是在屡败屡试中,他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让“禾下乘凉”的梦想渐行渐近。

民以食为天。一个以解决天下人的温饱为终生梦想和追求的人,一定会被历史和人民铭记。“禾下乘凉”的故事,必将代代相传,并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中的时代经典

新闻评论范文2021年 第4篇

5月8日,在__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介绍了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再次提出要严厉打击引发网络粉丝群体非理性发声应援等行为,并在随后答记者问时,就此前被舆论热议的粉丝“倒奶打榜”事件表态,明确要加强“饭圈”研究,引导理性追星。存在既久的“饭圈”问题,由此再次被纳入公共治理视野。评论视角:1、“饭圈”较为集中的网络平台,也应切实履行起负责和管理的责任,建立粉丝社群管理机制,对不良账号、不良信息及时处理。视频网站平台开设“饭圈”类节目时,应遏制利用饭圈非理性行为的“氪金”冲动。2、纾解“饭圈”问题,也需各方群策群力、综合施策,将各自的利益小算盘放一边,将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力争治本治源,才能让“饭圈”真正走向健康、理性。

新闻评论范文2021年 第5篇

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医生鲁军体及全体救援人员

在玻利维亚务工的中国工人熊富兴,不慎被工地的重物砸成重伤。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身边又无家人照顾,熊富兴的家属请求回国治疗。接到求助后,离熊富兴老家陕西白河县最近的三级甲等医院——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派出神经外科医生鲁军体,辗转5个国家、行程万公里,远赴玻利维亚接他回国。归途中,鲁军体既要密切监测熊富兴身体状况,又要负责喂药、吸痰、雾化、导尿等护理工作,辛苦可想而知。经过多日颠簸,熊富兴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抵达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从中国到玻利维亚,海外有一方发展的舞台;从玻利维亚到中国,祖国永远张开着怀抱。受伤的熊富兴、急救的鲁军体,他们虽是陌生人,却在跨越大洋、相隔万里的救援行动中,让“同胞”二字生辉,“虽远必救,再难必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天天正能量网

7月26日,镇平微爱公益协会把第二批捐助的物资送到了近处同样受灾的淅川县金河镇。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平凡的举动,这些涓涓细流,不正是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吗?他们其实离我们不远,他们就在我们身旁。文明的玉乡,春潮激荡。文明的玉乡人,把爱意播撒在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