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天天正能量网 范文大全 2023-03-08 10:03:26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1篇

论文搁笔时,我的心情并未轻松,思绪与情感如同潮水般涌来,撞击着疲惫的心灵,此时百感交集。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十六年的学子生涯亦将挥手告别。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断,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无论快乐、忧伤、收获还是挫败,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

首先要深深地感谢导师xx老师,是您给了我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导师的平易近人、宽厚的胸襟和幽默风趣,使我深感关怀与温暖;导师的博学多才、宽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研究思路,给我的论文选题与研究极大的帮助;您是我学习的榜样与楷模。

感谢xx师范大学的xx教授,您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教学思想、令人惊奋的学术文章,让我体会到了课程教学论领域的博大精深。每次与您交流,都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xx三位化学教学论的老师,感谢你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你们学者的睿智和师者的风范,让我在热爱的化学教育领域的领悟更深一层!

感谢xx同学与我并肩作战两个多月,共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你的青春靓丽、才华横溢让我对深爱的xx校园更加不舍!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3篇

1、政治思想表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xxx,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能时刻做到以一个xxx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较强的党性。在这一年 里深入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xxx思想、 xxx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不仅对这些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得到了新 的启迪,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平 时积极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并能对学习内容及时总结, 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在思想品德方面,有良好的自律 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积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诚实做人、真诚待人、热情助人,在学校里尊敬师长、关心同学。

2、课程学习:入学伊始,能很快进行角色转变,适应学习生活,在一年的 课程学习中,坚持做到认真、刻苦、钻研、积极求进,已修满学校所规定学分 且各科成绩均达到良好,学位课、公共课和选修课的成绩均达到优秀。在各位 任课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专业性的原著书籍,提高了自身的专业 水平,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学习到和掌握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提高了 调查研究的能力、自己的理论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完成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4、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论文发表方面,我撰写的论文《高校体育舞蹈发 展之我见》发表在《中国科技博览》20__ 年第 36 期。毕业论文顺利开题、答辩。 现本人向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能授予本人硕士学位。

申请人: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高中英语,《牛津高中英语》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概述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给传统思维方式和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它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堂理论研究,关注在后现代状态下如何构建一种新的课程,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带来的弊端的理论和观点。著名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家多尔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观,即“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多尔,2000:238),这一课程理想之中教师是领导者,但只是学习者社区之中一个平等的成员。在这一社区之中隐喻比逻辑更能引发对话。关于教育目标、课程组织、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新观念也将出现,它将是开放的、灵活的,侧重过程而非成果。国内关于后现代课程的看法也众说纷纭。有学者试着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是指在后现代状况下出现的各种课程观;狭义的是指站在后现代主义立场上并应用了后现代主义假设来建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张文军,1997:64)。

靳玉乐和于泽元(2005:129) 指出后现代主义反对基础主义,强调不确定性与差异性,强调有机与整体。在课程观上他们认为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机遇,是学生的生成与创造过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和内在性。

二、《牛津高中英语》的诞生

三、分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牛津高中英语》

(一)设计思路遵循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开放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最大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基础主义追求某种普遍的,永恒的基础,因此认识路路线往往是从基础出发来界定世界,再由基础来进行检验,构成一种封闭的思路。所以,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目标即为突破封闭性,坚持开放性,强调兼收并蓄,广采博纳,坚持人的和谐发展。

《牛津高中英语》在课程设计中的选择性地遵循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开放性。高中英语教材一共分为选修和必修两个大的部分。其中,必修的部分有五个模块,共五本书,每个模块共三个单元。选修部分一共有六个模块,共六本书,选修按照顺序选修。这就更充分体现课标精神论文格式,更适合广大师生的需要更注重教学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更贴近各地的教学实际。教材的语言以标准的英国英语为主要依据,同时,在适当的语篇中让学生了解美国英语的特色,使学生在学习标准英国英语的同时有机会适当接触美国英语。教材全部用英语编写,包括教材的主干部分和所有的文字说明。所有的练习和活动都设计了符合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和练习本身更是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完成每一项练习、参加每一个活动的时候均能接触地道的英语,感受语言的真实意义和具体运用。

(二)内容设置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创造性

后现代关键词汇量。Task和Project板块更是要求学生通过“做”学习英语(do to learn),获得英语运用能力。活动和任务的这种设计也是《《牛津高中英语》》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新型任务型教学的要求。

(三)语法教学方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内在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内在性指一种有机性,即学生有机的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它强调学生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的生成者和创造者,学生自然地内在于课程之中,成为课程的建构者。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演绎法来教授语法规则。尽管演绎法省时省力,学生压力较小,但它也会养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牛津高中英语》在语法教学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要求教师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该教材在编写中说明:Grammar 和usage 板块通过语法规则的讲解和多形式的呈现,如第一模块第一单元Schoollife语法知识是定语从句,而课文SchoollifeintheUK中出现了较多的定语从句。所以教师上课文之前先教定语从句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等,布置学生对课文的预习工作之一是让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找出课文中所有的定语从句,分析每个句子的成分,标出先行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句、从句的字样。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读懂文章,又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消化定语从句,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评价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多元性与开放性紧密相连,开放性为多元性提供了基础,只有开放,才有多元的可能。后现代主义课程注重对生活的回归,体现出对差异和多元的尊重。评估的过程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Tyler, 2008:22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做好综合评价论文格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评价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牛津高中英语》每一单元的最后一个部分是Self-assessment它要求学生按照单元各个学习项目按五个等级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中对该单元摘要通过合作互动来完成共同的小组目标。教师除了对每个小组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是否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并且主动发表意见,是否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意见,是否给予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是否能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并能按时完成全部报告和展示任务的结果等小组合作表现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小组成员的合作行为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四、结论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开放多元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开放性多元性内在性基础性是彼此相互联系并且互为基础的。它提倡课程是学生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仅是客观知识的载体,学习过程应该是动态和发展的。在课程的建构上,它反对封闭性和同一性强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深受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牛津高中英语》在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更和谐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 C. CurriculumDevelopmentin Language Teaching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双证书”;教学一体化;理论和实践教学

一、“双证书”教学一体化的含义

“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是指在高职学生专业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上完全契合学生毕业时获得两个证书,即高职院校毕业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教学目标。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由于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对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标准、教学目标及考核方式等各方面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所以应将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一体化,让学生既达到学历教育的标准又达到职业资格的要求。

二、“双证书”教学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首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改革目标。“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正是实现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重的一种教学体系。这是国家从政策层面上给“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提供的支持。

其次,目前我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职业培训工作和职业鉴定机构基本上已经覆盖各行各业,“全国各地建立了800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对2000个以上的职业和工种的劳动者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4500多万人获得了不同等级、不同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1],为“双证书”教学一体化的实现提供职业资格标准和可实施的途径。

再次,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开始“双证书”教学的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已经成为一个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共识,各高校基本上已探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但由于我国职业资格体系在管理上还比较混乱,如职业资格认证部门繁多,“认证权利归属不明”[2],证书名称五花八门,证书含金量层次不齐,甚至有的证书纯粹沦为敛财手段,导致高职院校很多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标准在设置上很难实现“双证书”的对接,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有很大割裂,不能很好衔接。同时,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沿袭了学历教育的体系,以片面追求学生学历的提高,不能正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职业目标,还没有实现“双证书”教学一体化。

三、“双证书”教学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1.改革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完善取证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是各专业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很多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沿用了传统学历教育的习惯,分为基础学历课程和专业课程,各种专业课程也基本以本专业的学历教学目标,来设置课程、课时和学分。而要想实现“双证书”教学一体化,就必须研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依据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应当加大学分和学时。

2.改变授课教材的选择,实现授课和取证教材的衔接。前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教材的选定基本上是选择教育部门规定的专门高职高专教材,没有高职高专教材的课程,依赖于校内专业授课教师自编讲义。这非常不利于职业资格证书取证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的要求选取国家规定的教材或者技能鉴定培训手册来做为相应的教材。如果学历教育目标和职业资格取证目标有冲突,再考虑教材的适用性。例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通关实务、报关报检、货代类的课程教材,就应当选取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资格考试等制定的教材授课。

3.改革授课方式,实现取证和职业技能双向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授课方式也受到这两方面的牵制,理论课程一般采用讲授、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授课方式,实践课程一般采用模拟、实习、上机、实验等多种授课方式。在顺应国家鼓励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理论课程要以取证为目标,采取应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授课方式。如果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需要讲授和大量的书面练习,那么就采取这种授课方式;如果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需要完全的动手操作、实习、上机、实验,那么就采用这些授课方式;如果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即需要理论讲授,也需要实践考试,那么就采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从而达到授课方式上的“双证书”衔接,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

4.改革考核形式,实现取证和职业技能双重考核。历教学的考核形式,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后由校内教师主导的考核,并获得相应成绩和评价。要想实现“双证书”教学一体化,就必须对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参加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校内平时表现和统一资格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取难度不同,对于考取难度较大的课程,校内成绩的分值比例可适当大一些,校外统一资格考试的分值比例可适当小一些。对于考取难度较小的课程,则反之设置考核标准,甚至完全按照资格证书成绩来评定。

5.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职业资格教学水平。里的“双师型”不仅仅是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等级证书,而且确实能够在专业知识的授课和实践技能操作中都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够作为“教师”和“师傅”的双重身份存在。在理论授课当中作为教师,在实践操作当中可以作为“师傅”。而且从“双师型”教师的招聘[3]、认定、培训、考核、定岗实践和晋升等各项环节中做到制度性的保障和实际层面的落实,使得教师在“双证书”教学一体化过程中的工作能够得到激励和认可。

四、“双证书”教学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实行“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是突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突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准确定位办学方向;实行“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实行“双证书”教学一体化有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龙,等.高职院校“双证书”衔接关键问题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孙小丽.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问题、对策与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樊欣欣.高职双证书大学生培养机制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6篇

20XX年4月,终于提交了这篇博士论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归功于所有指导我、帮助我和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我的导师高全臣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几年来,高老师在论文选题、资料调研、研究方案、框架的拟定以及最终的付梓等全过程中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卓然的远见和悉心指导更是完成本篇论文所不可或缺。在此,特向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本人还得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赵延林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靖华、董可、王东等师兄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以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任胜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任占营、河南理工大学王龙等提供的许多无私帮助,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岳晓光女士和儿子韩舒北,正是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带给我的快乐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和研究动力,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人生的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会更努力!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阅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您们的辛勤劳动!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7篇

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论文摘要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反应式、数学表达式等,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外文缩略语或代号,不得引用参考文献。写作论文摘要时应注意能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结果和结论。论文摘要一般200~400字。

3.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关键词。

5.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反映论文的梗概。目录页每行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英文摘要;前言;主要内容的章、条、款序号和标题;小结;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6.前言 前言是论文的第一章,是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了解论文研究背景和概况的主要篇章。主要目的是向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阐述论文中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与其有关的背景或对一些事项的说明。前言通常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论文所研究的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论文参考的文献资料、使用的符号、计算公式等需要说明的问题。前言在写法上不分章节,提倡无人称句。

7.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课题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个人的论点以及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要求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无误。文中若有与导师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须明确指出;如果引用他人的结论,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

9.附录 一般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重复性数据表格;由于过分冗长而不宜放置在正文中的计算机程序清单;论文使用的缩写说明;调查、实验材料等。

10.致谢 对于提供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对论文写作各种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真诚客观。

格式流程

1、论文题目

(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8篇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实训设备陈旧,实训和理论相脱节

目前,我院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设备由于资金短缺,使用的仍然是十几年前购置的设备。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有的实训设备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

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比例、关系密切度安排不合理

受教学大纲规定所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较少,但是课程内容信息量涵盖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要完成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又要在实训中更好地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无形中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传统教学模式下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以致于不能完成练习任务,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训的课时时间安排紧密结合。

教考分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采用期末考试理论统一闭卷考试,学生就等着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任课教师给画画范围,临时抱佛脚,背一下,就能及格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平时上课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帮助。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整合教材,降低理论教学难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无论采用哪本教材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为教材是静态的,理论性太强,概念、公式、原理都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为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笔者首先对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按照所讲内容分为强电和弱电,各占一个学期时间进行讲述。其次,在保证课程重、难点清晰明了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照顾到高职学生的特点,使课程内容更加简单化:尽量去弱化不实用又难学的器件内部结构知识,重点放在电路的外特性及其应用上;删除一些烦琐的理论推导,对一些公式、定律直接给出结果,便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保证课程内容前后连贯的前提下,调整课程内容安排次序,删除后续课程重复的内容和添加对后续课程有用而教材中又缺少的内容。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兴趣导入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该课程绪论部分的教学,绪论课结束后通常会用2个课时的时间带领学生们参观该课程所用的所有实训室,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由提问,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情境教学法。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让学生结合家庭用电,计算一下电费的问题。讲到放大电路的时候,结合多媒体上自带的麦克风,讲述电路的放大原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拥有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且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再加上配上逼真的音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现有教学大纲安排,“电工电子技术”现有的实验课课时少,内容多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和实训室沟通,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后,成立了电学开放式实验室,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随时到实验室,或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这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主动性。另外,笔者还建议学生们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比如开展一些电子小制作、电路板的焊接、小家电的维修等,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继续探索,进一步调整,跟上时代要求,培养出兼具理论和技术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9篇

当我的论文完成的时候,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经历了半年找工作的焦躁、写论文的折磨后,心中感觉到终于一切都尘埃落定。但只要想到马上就要与亲爱的母校、尊敬的恩师、亲切的同学、温暖的朋友告别了,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年少时,总是心怀远大理想,焦急地等待着毕业时刻的到来!眼下,真到了这个时候,即将要离开我生活了7年的这个校园,却很难跟我心中美好的记忆、走过的每一条小路、赏过的最一处风景、最爱的美丽校园“SayGoodbye”。好在我与母校相距并不算远,我坚信,毕业后的我一定会常常回“家”看看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恩师xxx老师,感谢他在这三年以来对我的教导与关怀、包容与鼓励。每每我遇到困惑、迷茫或失落的时候,总会想起杨老师的鼓励,支持我继续勇敢地前行。在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开题直到到完成,每一阶段杨老师都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温暖的关怀,我才不会在写作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失去动力。

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了一个敬畏的榜样和永恒的动力!

同时,我还要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及xx老师在论文开题和预答辩时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指导,以及在上课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和启发。此外,感谢赵洪冰老师和刘博老师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我的帮助和鼓舞。各位老师温暖的关怀和悉心的帮助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都对我亲爱的教体学院充满感恩和想念。

其次,感谢我身边所有的同学及朋友,感谢他们让我的研究生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的生活总是充斥着欢声笑语。在我失落的时候,他们给予我鼓励;在我迷茫的时候,他们帮我指明方向;在我快乐的时候,他们与我分享。感谢这一路都有这些温暖的人在!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有了他们的支持与鼓励,我才能够安心地、专心地完成我的求学之路。是他们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力量,愿我爱的家人永远幸福、安康。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10篇

标题: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ХХХ

(xxxx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xx 3430xx)

指导老师: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

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 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心里不适;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

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

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一 引 言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学校策略层面

学校管理策略

学校的培训策略

学校的交流策略

社会支持层面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11篇

书写方式须用计算机打印,并有电子文档。

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因此,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精练。

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求用中、英文分别书写,一篇摘要不少于400字。结尾要注明3—5个关键词。

目录:反映论文的纲要。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包括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

前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设计项目发展情况简介。前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要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文字以1000字左右为宜。

①项目需求分析

②概要设计说明

③设计的方法与手段

④设计方案的论证与实现

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指出它的工程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结论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但又容易被人领会。

致谢: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提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同事与集体,都应在论文的结尾部分书面致谢,其言辞应恳切、实事求是。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12篇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天天正能量网

一篇标准的课程论文范文 第1篇论文搁笔时,我的心情并未轻松,思绪与情感如同潮水般涌来,撞击着疲惫的心灵,此时百感交集。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十六年的学子生涯亦将挥手告别。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断,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无论快乐、忧伤、收获还是挫败,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首先要深深地感谢导师xx老师,是您给了我如此......